干细胞与慢性失眠
时间:2021-05-27 11:42:14
作者:艾芙基(RFG)产业集团—(WWW.RFG.HK)
睡眠,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极其重要的一项生理功能,对人体而言不可或缺。
调查数据显示,超过3亿中国人遭受失眠困扰,成年人失眠发生率更高达38.2%。中国成人的每日平均睡眠时间为6.5小时,远未达到7-8小时的建议睡眠时间。
失眠症表现为入睡困难,睡眠不连贯,中途醒来后无法继续入睡,易造成患者疲劳,情绪紊乱,生理节奏错乱等危害,严重影响人的生活质量,上述症状持续超过6个月称为慢性失眠。
睡眠需求因年龄而异(婴幼儿需要超过10小时,老年人6-8小时)。一般而言,儿童和青少年入睡时间超过20分钟,中老年人超过30分钟,即出现临床意义的睡眠障碍,失眠为其中最常见。
研究表明,长期睡眠障碍还是导致慢性疲劳综合症、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中风、抑郁症的重要原因之一。长期睡眠不足还会影响正常免疫功能,甚至导致免疫系统崩盘。如何“整治”失眠也成为现代人关注的焦点。
改善睡眠障碍的方法
2017年,发表在《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的一项临床观察成果显示,静脉输注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可长期改善慢性失眠患者的睡眠质量。
这项临床观察由浙江大学医学院和浙江武警总队医院的医生们共同完成。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浙江武警总队医院的医生挑选了经过中医药物、认知行为等方法治疗效果不佳的39位慢性失眠患者进行临床观察研究,其中19位接受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另外20位年龄、病情严重程度相似的对照组患者则服用安眠药物。这些患者均入睡困难,睡眠质量下降,总睡眠时间不到6小时。
研究人员为移植组输注了30ML的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悬液,除少部分患者输注后当天晚上出现兴奋、睡眠不良的症状,2到3天后自然缓解外,没有其他任何不良反应。
而对照组患者则按照体重连续服用一个月的安眠药物阿普唑仑。随后,研究人员临床观察了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一段时间的睡眠质量评分。
他们发现,移植组患者经一次细胞移植治疗后,患者的睡眠质量、睡眠障碍和日间功能障碍的改善作用可持续12个月,并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治疗后1个月,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睡眠改善作用同口服药物相当;
治疗2个月后,移植组的睡眠质量评分明显好于对照组;
治疗3个月后,移植组的生活质量也明显优于对照组。
观察结果表明,脐带间充质干细胞静脉输注治疗慢性失眠1个月起效,且一次治疗作用可持续达1年之久,能显著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
药物治疗组虽然开始显现疗效不错,但治疗3个月后,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睡眠质量评分开始出现下降,同治疗前几乎毫无差异。最重要的是,药物治疗组的患者80%出现失眠症状反弹现象,这是干细胞治疗组所没有的。
干细胞对“失眠”的作用机理
慢性失眠患者存在大脑皮层神经元细胞的退化、变性、凋亡等损伤,作为目前临床研究最广泛的医疗技术,间充质干细胞具备组织修复和免疫调节等方面的作用。通过静脉输注,其分泌的大量神经营养因子在改善神经递质环境、维护神经细胞组织的完整性的同时,可以上调患者的Treg细胞,完成对损伤细胞的修复与补充,最终改善长期失眠导致的神经衰弱等症状。
干细胞的免疫调节作用可以帮助降低患者体内因失眠引起的免疫细胞及炎性因子的增多,起到明显的抗炎和调节免疫作用。
通过以上两种途径和作用间充质干细胞在慢性失眠患者的治疗上表现了很好的改善作用。